2021年来了,金融界的变局依然在继续,互联网巨头首当其冲。
前几年余额宝最火爆的时候,年化收益大概是5%到6%,相当于现在的三倍。当时的余额宝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投资产品,秒杀其他各种银行存款和固定收益理财产品。只是到现在,它仅仅是一个比较灵活的现金管理工具,可以用来转账,用来还花呗信用卡。余额宝从神坛上跌落,多多少少让人唏嘘不已!更有人预测:随着经济下行,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只会更低,甚至还有亏钱的可能!果不其然,最近蚂蚁、百度、京东、腾讯也纷纷下架其互联网存款产品。改变,意味着机遇。而如何抓住这次“机遇”,才是让人焦虑的。2020年过去了,大家共有的感受是什么?如果回答是“焦虑”,大概没什么人反对。疫情让大家的生活进入艰难模式,每个人都处于无形的压力中。国际权威医学杂志《柳叶刀》曾经发表过一篇,关于家庭收入与家庭成员患焦虑疾病关系的文章。研究结果表明,家庭收入低于社会平均水平,精神疾病发病率就会高。反之,焦虑就会降低。因为在这个世界上,一个人面对的问题中,至少超过一半,是可以用钱解决的。传统的观念来看,提升经济收入的途径,似乎只有上班,出售自己本人的劳动力,换取微薄的工资。
但是你有没有想过,靠工资收入,是否足够支撑体面的生活?一个普通的都市白领,一辈子要花多少钱?有人做过一个简单的计算:
车子:普通级别的车子购买+维保×30年=45万元。孩子:培养一个孩子至大学毕业约需要60万元,还不算出国留学费用。赡养父母:每人每月500元(不含医疗费用),共计500元×4人×12月×30年=72万元。家庭开支:一家三口,每月开销4000元,需要4000元×12月×30年=144万元。休闲生活:旅游、简单人际交往等一年1.5万元,30年下来需要45万元。退休金:退休后再活20年,每个月和老伴用3000元,共计3000元×12月×20年=72万元。大概一共需要493万。
假设夫妻每月稳定的到手收入8000元,工作30年,可以赚到288万元。
所以,我们拼尽全力,连维持体面的生活都不够。
人们对于财富最大的认知误区,就在于认为提高收入是最重要的。但其实优化收入结构,才是最重要的。
文雅是我身边最努力的朋友,工作十年,在某个餐饮品牌公司任中高层,年入也有将近30万了,本来打算给家里换个房。但是突如其来的疫情把他的计划彻底打乱了。
漫长的停业,复工无期,公司在苦苦支撑几个月后宣布解散。
她本以为自己的资历,再怎么也能找到一个不错的工作,但是简历投出去,却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。
甚至有HR明确回复,我们不考虑35岁以上还要自己投简历的求职者。
你以为这是疫情的原因?
100年前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,一位男人在背上背着牌子在街头找工作。

纸板上写着:我懂3个行业,会说3门语言,有3年工作经验,还有3个孩子,但失业3个月,我只想要1份工作。
他是谁的父亲,又是谁的丈夫?经济周期循环,不同时代的打工人,都有相同的困境。
文雅也在现实的困境中,开始思考自己长期以来财务收入结构的问题。
什么叫财务收入结构呢?
举个例子吧。 你一个月的收入,是6000块钱。这6000,有很多种构成方式。
第一种,你每个月工作很拼,税前7000,扣除五险一金后,到手6000。
第二种,你工资4000,但除了本职工作外,还做了理财,有股票、基金,也有投资一点小生意,这些收入加起来,有2000,加起来一共6000。
哪一种财务结构好呢?肯定是第二种。
如果你有其他收入,对你而言,即使停下一份工作,只是少了一份收入,而不是彻底失去收入,让全家人陷入断粮的恐慌之中。
回忆下身边做金融的朋友,好像都是高收入人群。明明和自己一样,一穷二白的进入职场,但是走入金融行业后就变得有钱了。为什么?因为金融行业让他们被动的学到了更多的理财知识,他们的收入方式早已摆脱了薪资为主结构。不靠一份死工资生存,更多地思考如何让“钱生钱”,这就是富人思维。很多人对于理财有错误的认知,觉得现在手里没钱,一睁眼就是房租水电,维持生活就已经够难了,怎么才能理财?王静就是典型代表,工作1年,每月工资5000,存款为0。最开始,她也持怀疑的态度:每个月工资才5000,花光用光,拿什么理财?
2021年物物地图全面开放市场啦!
如果您过去看到了【物物地图】
如果您过去下载了【物物地图】
如果您找不到登录【物物地图】端口
那么今天,随着物联网【物物地图】城市生态圈的推进
今天您将看到【物物地图】的整体轮廓了
物物生活网站即将上线
他的股权架构是什么
他如何盈利
他能卖产品吗他有哪些独有技术
他有哪些团队
他需要投资吗是零投资吗是零风险吗
还有更多问题-------

《百度7800名原始股东为什么要状告中央电视台?》 这事还得从头说起。 百度公司现有35万名会员,其中,在百度上市之前加入的会员是创始联盟会员,有8万零2百名,享有上市之后每年分红的权利;在百度上市之后加入的会员是一般的会员,有27万人,不享有分红权利。 百度是中国人李彦宏创办的公司,可在这8万零2百名创始联盟会员中,中国人只有区区200名!日本人和美国人共有80000名。 也许有人会问,当初不是有8000名中国人加入了百度吗? 不错,李彦宏从2000——2003年,在中国共招募八千名创始联盟会员,在国外招募了八万名,一共是88000名创始联盟会员。百度的会员规则是,每个会员每月要交500至2080元租公司的广告位,每月获得点数,上市之后分红。上市之前是没有一分钱分红的,中途断交一个月,分红资格就被取消,之前所交的钱一分不退。 百度从2000年开始招募会员时,宣布2001年股票上市,可是事与愿违,2001年没有上市;百度又宣布2002年一定上市,结果,2002年又没有上市;百度再次宣布2003年绝对有把握上市,结果2003年仍然没有上市。 连续三年的承诺都落空了,这时候,中国的8000名会员人心惶惶,怨声四起,“年年盼望,年年失望”,“百度还能上市吗?我们那一年才能看到回头钱?现在,我每月交钱,每年交钱,究竟要交到何年何月?!如果我的钱花完了,中途交不起而中断了,我之前交的几万元岂不是全打水漂了吗?”每个会员心里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。 于是乎,“李彦宏是个大骗子,我们上当了!”这句话一传十十传百,弄得满城风雨,成了议论焦点。接着,有人开始向政府举报,也有人请报社记者报道,最终,中央电视台根据许多会员的举报材料专门做了一个《百度搞传销,拉人头,非法集资》的专题报道。 此消息一播出,在全国激起了千层浪,百度的中国会员及家人们看到中央电视台报道“百度搞传销,非法融资”,知道自己上当了,火冒三丈,骂声震天。纷纷要求百度退款,再也没有人继续每月付费2080元,都不愿再当“傻瓜了”。 折腾了一番后,国内的8000名创始联盟会员中有7800名退出百度,主动放弃了百度创始联盟会员的资格。然而,剩下的200名会员闷不做声,他们暗下决心,坚决跟着百度走到底! 此时的百度老总李彦红痛苦不已,看到7800名会员愤愤离去也无可奈何,但是他没有被吓倒,反而,李彦红的决心更大了,他再次向80200名会员拍胸脯保证,2004年百度坚决上市。 结果2004年又失败了,百度仍然没有上市。此时,那些已经退出百度的会员沾沾自喜,为自己的果断退出而自豪,并耻笑“这200名顽固分子是脑子进水了,是想钱想疯了”。 然而,功夫不负有心人,风雨过后是彩虹,经历了无数个磨难之后,2005年8月5日,百度终于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了!竟然,每股0.32美元的原始股开盘价最高冲刺到了151美元元2角1分,股金增值了500倍。一夜之间创造了8个亿万富翁,50个千万富翁,240个百万富翁,连前台的小姐、扫地的阿姨都成了百万富翁。 美梦成真了!200名坚持下来的中国会员看到自己真的是一夜暴富了,得到了这么多的金钱,无不激动得热泪盈眶。这些年,为追随百度忍受了无法诉说的煎熬,受到了一个又一个的打击,有些会员外债累累不敢回家,有些会员因此离婚,妻离子散。如今,四年如一日追踪的美梦成真了,能不感慨万千么! 2005年是百度的第一个春天,这一年分的红超过了他们一辈子的收入。2006年、2007年、2008年2009年,连年分红,逐年增加,真可谓财源滚滚而来。 更没有想到的是,2010年百度拿出7.6亿给原始股东分红;2011年拿出10亿;2012年拿出20亿;2013年拿出40亿,当年最高个人分红达到280万元;2014年百度竟拿出70亿分红,当年最高的个人分红达到了400万。 几年的分红,使国内200名原始股东的身价发生了巨变,有亿万富翁,有几千万富翁,连最小的股东都成了双千万富翁。 这真是一个天大的馅饼啊!但,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,是李彦红,是80200名原始股东,或者可以说,是所谓“脑子进水”的200名股东,凭着超人的胆量,忍着各种的打击,冒着朋友的嘲笑,咽着委屈的泪水,用尽了洪荒之力登天摘下来的。 不是吗?有谁知道,当年百度上市前亏损了整整十个亿;有谁知道员工们几个月拿不到工资,吃饭都成了问题;有谁知道李彦红为了稳定人心,不得不把自己的股份拆成原始股,当工资发给了员工们。 …… 今年分红的日子快到了,这些原始股东们将迎来的是一个更大的惊喜! 话该说回来了。 就在百度上市成功的那一天,就在国内这200名原始股东分红的时候,那7800名主动放弃百度创始联盟资格的会员,肠子都悔青了!他们又气,又恨,又急,强烈请求百度公司恢复自己的会员资格,在诉求无果的情况下,恼羞成怒,便开始闹事。 最终他们决定,联名状告中央电视台,说电视台的虚假报道误导了他们的选择。然而,中国的媒体历来都是不承担报道后果责任的,这样的诉状自然是没人理睬。 到头来,这7800名会员只落了个说不完的后悔,道不完的自责,这正应验了不知道是哪位大师说的一句话,今天很残酷,明天更残酷,但是,后天就辉煌了,然而,遗憾的是,很多人却在明天晚上死去了。
